大森林,大智慧
关注森林草原防火发展与创新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第14届世界林业大会将于9月7日-11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自1926年起,世界林业大会每六年举办一次,在引领全球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大会将围绕“森林与人类:为可持续的未来而投资”这个主题,对森林与人类的未来进行思考,勾画发展愿景,提出行动建议,推动全球森林治理。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支撑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将召开首脑峰会,通过包括森林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达成包括林业在内的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在此背景下,本届世界林业大会对构建和完善全球森林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林业发展经历了由早期单纯追求木材生产到全面关注森林多种功能的转变。从1972年第7届世界林业大会开始,协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成为全球林业发展方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将森林作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加以投资,将增加自然资本作为避免资本错置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已逐渐被各国接受。联合国环境署2011年发布的绿色发展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 2050 年,每年若将全球GDP的万分之三点四直接投资于造林和控制毁林,森林增加的经济价值就可高出常规发展模式的20%以上。
  协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发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关键要大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今年5月联合国森林论坛第11届大会决定加强现行国际森林安排,表明了各国合作推进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的强烈意愿。通过强化绿色投资、森林执法、生态服务支付、森林认证等手段,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正在全球不断扩展,但人口增长、农田扩展、城市化、气候变化加剧了森林丧失,投资不足、政策失灵、技术缺失阻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如何以更加包容的方式处理好森林与人的关系,协调好经济社会对森林的多样化需求,是各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国际林业发展经验表明,林业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本质上是森林与社会、森林与人的问题,解决林业问题必须将林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3%,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立方米。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58%。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全国建立了5290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占国土面积18%以上,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生态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增加森林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满足13亿多人口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林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林业部门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改革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一是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按照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分开的要求,扎实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建立产权明晰、经营科学、监管有效的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以完善政策、放活经营、强化服务、发展产业、提升效益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按照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深入推进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权力公开、权责明晰。积极参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认真实施林业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守住林地保护红线。全面保护天然林,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抓好退化林分改造。严格保护湿地,积极恢复退化湿地。抓好“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将土地荒漠化治理纳入国家战略工程。以重点珍稀物种、独特生境、自然文化遗产和生态系统保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屏障。
  三是切实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区道路建设,抓好林业棚户区改造,加强林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森林防火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切实提高森林防扑火能力。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林地管理、林木采伐管理和森林资源调查、林政执法体系建设,完成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和林木采种基地建设,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测、检疫、除治体系。加强森林公园内休闲设施、游客安全等设施建设,让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普惠民众。
  四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重点发展森林资源培育、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竹产业、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山区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强林业产业发展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流入林业,不断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林业电子商务,加强林产品市场监测和质量监管,着力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
  五是逐步完善林业法制和政策措施。坚持依法治林,加快修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推进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立法工作,着力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林业普法和宣传教育,坚持严格执法,努力减少林业资源人为破坏,坚决守住林地、湿地红线。健全林地、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管理制度,加快推行森林和湿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贴补助、林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积极创新林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林业。
  六是不断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林业建设经验在推动全球林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全球视野推进林业发展。积极引进国际林业先进理念、经验、装备和技术,提升国内林业发展水平。优化林产品对外贸易结构,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认真履行涉林国际公约,积极兑现国际承诺,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林业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赞(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森林草原防火 | 关注森林草原防火发展与创新 »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分享到

森林草原防火 | 关注森林草原防火发展与创新

森林防火,森林草原防火,智慧防火,“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森林草原防火理论研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